日期:2025/06/11

國科會規劃2026年起推動「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首年編列10億元預算執行試辦方案,盼以科技推動在宅醫療,鼓勵業者根據民眾需求研發產品及應用服務,建構永續在宅醫療科技生態系。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將於行政院會聽取相關報告,政務委員、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1日受訪說,台灣內需市場可促進醫材及生技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未來也會有相關補助案。

吳誠文指出,衛福部現正執行「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希望促進全體國民健康,不過健康促進並不僅止於醫療院所,而是要推動到分散式醫療、在宅醫療等領域。為使科技研發成果落地,國科會自2024年7月起整合各部會,舉辦10餘場專家會議,並赴中南部、東部偏鄉實際了解需求端,希望未來透過AI工具和雲端服務,可由醫師在遠距給予處方,讓偏鄉民眾也能享受到醫學中心的診斷及醫療服務。

「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共有3大重點,吳誠文說明,首先是落實跨部會協作機制,包括利用科技創新應用照顧國民,以AI優化整體醫療量能,讓少數醫護人力可以照顧更多民眾,並提升醫療水準,以及發展主權AI建置基盤,讓全國醫療網絡更為健全,未來衛福部、經濟部、數發部將扛起這個重要責任,以期進入高齡化社會後,不僅不會遭遇醫療院所飽和問題,反而有機會提高醫療水準,產業發展也能擴及國際性的醫療產業。

吳誠文說,其次是聚焦在需求導向的推動策略,有別於過往致力增加醫療院所科技化社會,現在將擴及民眾端的需求,引導科技產業研發需求端的產品;第三是建構永續在宅醫療科技生態系,因為產業發展一定要有市場,市場就是來自於需求,除了健保給付的部分,民眾為了促進健康,還有很多商機存在,這就是民眾願意花錢的地方,會讓產業正向循環。

新聞圖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圖/呂晏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