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訓練 AI,都要靠人類辛苦準備大量資料,一條一條標註、調參數,才能讓它懂得怎麼完成任務。但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開發出一套全新的訓練模型:SEAL(Self-Adapting Language Models),打破了這個傳統。他們讓 AI 學會自己生出訓練資料、自己設計學習策略,甚至還能根據表現自己調整參數,等於是 AI 開始「自學」了!這樣的技術讓 AI 不再只是被動聽話的機器,而像是有能力自我進步的學生。這不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更像是 AI 真正「開竅」了。
那 AI 自己學,效果到底怎麼樣?MIT 團隊做了兩個實驗來測試,一個是抽象解謎任務,一個是知識理解任務。在解謎任務中,原本 AI 完全不會做,答對率是 0%。但用 SEAL 自學兩輪之後,答對率竟然衝上了 72.5%,十分驚人。而在閱讀文章後回答問題的任務中,SEAL 訓練出來的模型,表現甚至比 GPT-4.1 產生資料訓練的版本還好。這就像學生不用教師補習,自己看筆記還考更高分一樣。這些結果說明,AI 如果能自己選擇要學什麼、怎麼學,可能比人類指定的方式更適合它,也更有效率。
當然,再厲害的技術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MIT 研究團隊也發現,SEAL 雖然能讓AI自學,但如果學太多新東西,有時候會忘記之前學過的知識。就像學生學新科目時,可能會不小心把以前的東西拋在腦後。 要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像是加入回放機制、限制更新幅度,或是幫 AI 做記憶分層管理等方式。雖然這個挑戰還沒完全解決,但 SEAL 已經證明了 AI 有能力開始管理自己的學習,這是以前模型做不到的事。
MIT SEAL 技術讓我們看到 AI 未來的可能:它不只是你手下的工具,而是可以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智慧夥伴。不管是節省訓練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還是加快知識更新速度,SEAL 都讓 AI 更像一個「會學習的實習生」,甚至未來有可能變成「資深顧問」。 對產業來說,這代表訓練 AI 不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可以持續、動態、無需人力的過程。AI 的角色正在改變,從需要人教的「學生」,變成能自己學會東西、幫助我們工作更聰明的夥伴。

▲圖/AI 生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