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0/03
全球移動產業正進入劇烈重構期,所謂「移動載具」的定義早已超越傳統汽車,進而涵蓋機器人、無人機、自駕車以及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隨著地緣政治碎片化與人工智慧(AI)快速進展,這種跨平台的移動生態為台灣供應鏈帶來前所未有的契機。
全球人口老化、供應鏈區域化、能源轉型與AI崛起等多重因素,正推動產業加速洗牌。在過去受限於市場規模的台灣業者,也因此迎來切入國際市場的難得機會。然而,市場人士指出,未來3至5年將是關鍵窗口期,若台灣業者無法果斷採取行動,機會恐怕稍縱即逝。
產業人士指出,台灣業者若要掌握這波機會,除了必須提升研發支出,還應積極透過國際購併、創投布局與引進國際人才,加快轉型速度。若僅憑代工優勢,恐難以在未來的供應鏈競合中維持長期競爭力,同時,時間壓力不容忽視。

▲從機器人、無人機到自駕車,皆因生成式AI與實體應用的突破而快速進入調整期。圖為宏達電自動駕駛車。 圖/李建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