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0
台灣是海洋國家,生活中除了陸域污染源外,也容易受到海域污染源的影響。為了解海上空氣品質,環保署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合作,首度將空氣品質的監測範圍由陸域延伸至海域,今(10)日公布海域空氣品質監測的初步調查結果,發現船舶進出港如果減速,可降低港區內空污排放,計畫在下一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納入進出港減速及岸電相關規範;未來也會將海域空品監測的範圍擴大至北部及東部海域。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過去空氣品質的監測都以陸地為主,此次是首度將監測範圍由陸域延伸至海上。環保署去年與海巡署合作,進行海上空氣品質監測工作,分別於淡水、台中、台南等3處海巡隊艦艇上裝載空品監測設備,並在12海里的領海範圍內,主要監測PM2.5、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而根據最新版的全國排放清冊(TEDS11.1),船舶排放硫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為1萬6961公噸及8077公噸,約占台灣整體排放的5.8%及12.9%。

蔡孟裕表示,目前針對西部海域的空品監測工作仍持續進行中,預計到6月為止告一段落,由於東部是國際輪船重要的航線,北部則是境外空污來源路徑,後續會擴大海域空品監測範圍並加強東部及北部海域的空品監測。

 


為了解海上空氣品質,環保署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合作,進行海域空氣品質監測調查。(記者陳嘉怡攝)

|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