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4/12
文/台灣資源再生協會 黃拯中秘書長
 
台灣資源再生協會(以下稱本會)成立於 93 年 2 月,本會當初之所以成立,係任職於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的蔡敏行教授,在多年輔導、協助國內資源再生業者(包括將廢棄物資源化的處理業者)後,有感於這些業者都很努力地在做資源回收再生與循環經濟的工作,但是在技術面、法規面、經濟規模面都還是有所欠缺,因此號召產官學研界有志資源永續利用人士、業者、團體成立本會,以推動相關事務暨協助業者會員改善再生技術、提升再生產品價值,迄今已邁入第 20 年。

所謂的資源再生產業,就是收受事業機構(工廠、醫院、學校實驗室…等)產生的事業廢棄物當作原料,經過一些適當的前處理、製造程序以產出再生物料,例如:廢溶劑可以經由蒸餾去除水分、雜質後純化為工業用溶劑,以及廢氫氟酸添加氫氧化鈣反應產出氟化鈣產品做為鋼鐵業助熔劑原料。資源再生產業屬政府「5+2 產業創新計畫」中的循環經濟推動領域,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21 年工業廢棄物再利用量為 1,627.2萬公噸,再利用率為 85.81%,資源再生產業產值約 774.92 億元,產值逐年突破新高。

資源再生產業的運作雖然類似製造業,但是比製造業的運作困難許多,因此當經濟部工業局希望藉由公協會力量來推動會員廠製程 AI 化的時候,本會認為對會員廠將有很大的助益,分別 於 109、111 年與中山大學產發中心合作,並依 STEPS (Survey需求挖掘、Target 主題目標、Engage 鏈結組隊、Pilot 先導開發、Spread 服務擴散)的方法,對會員廠進行製程 AI 化診斷、輔導。在整個過程的前期,團隊採用分級診斷,先以實地訪談、電訪、遠距訪談等形式,針對會員廠現況、運作需求、現有數據蒐集程度、場域資訊化程度等,尋找受診斷廠的 AI 需求痛點,收斂出關鍵性議題。然後針對有意願進行 AI 化改善的對象,引進 AI 技術廠商共同討論該製程痛點的解決方式,包括需要初期的「資訊化構面建立」或者是可直接導入「智慧化生產技術」進行可行性評估,最後提出 AI 化的建議作法。

除了現場或線上診斷輔導會員廠,並針對有意願立即改善的會員廠引進 AI 技術廠商協助規劃改善方式外,本會與中山大學產發中心依據訪視過程所得資訊,歸納出共通性、個別性問題,從產業趨勢、重要技術、生產流程、AI 技術應用與基礎資源建立…等,對於不同樣態的資源再生產業如擬進行製程 AI 化改善者,製作一份藍圖(如下)提供會員、非會員參考。


 


資源再生產業AI化發展藍圖

|原文網址|